看看外国校车怎么做安全工作?

  别让成安全隐患! 看看外国是怎么做?

  开学伊始,各大中小学门前都成了交通最繁忙的地方,步行的、骑自行车的、自己开车的、校车接送的……各种送孩子的家长和车辆混杂在一起,把道路堵了个水泄不通。

  9月4日一大早,北京某小学门口原本狭窄的小路被堵成了“一锅粥”,甚至出现了6位老师同时指挥交通的场面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不少家长难免会为孩子的安全担心。有的家长说,要解决这种局面,学校就该派更多校车接送孩子,省得其他车辆凑热闹;也有家长说,现在校车这么贵,不是所有孩子都有条件坐的;更多家长则担心,校车是否最安全呢?

  的确,每逢新学年开学,校车安全问题都会成为各国关注的话题。为加强校车管理,9月1日,中国政府机动车标准中关于校车部分的最新修改也正式生效。

  中国校车:安全状况正在改进

  9月4日清晨,一辆前风窗玻璃上挂着“校”字牌的中巴缓缓停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学的大门口,十几名10岁左右的孩子有说有笑地跳下车,在一位老师的带领下排队走入校门。这辆车便是自9月1日起,刚刚按新生效的标准“整形”过的校车。记者隔着玻璃看到,车内每个座位都装了安全带,靠走道的一边也都有扶手。

  按规定,9月1日起,《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》修改第二单正式在全国生效,要求校车内不许站立学生,座位上必须装安全带,专用校车应喷涂外观标识,靠近通道的儿童座位还应在通道一侧设扶手……“可以说,9月1日是有跨时代意义的。”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零件部实验室主任李弢说。

  而此前,由于缺少校车安全标准,客车厂家没有制造安全校车的参考,因此很多校车就是普通客车,这自然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。如座椅过大过高、座椅间距过大让孩子乘坐不稳,急刹车时易受伤;没有安全带等。

  “目前我们还有两项将要出台的标准,甚至走在了国际前列。如要求所有安全带能由司机统一控制打开。这样万一出了事,孩子手忙脚乱,不知如何打开安全时,可以由司机帮助他们。此外,对座椅燃烧时发出的烟雾,也有严格要求。”

  然而,记者了解到,尽管中国校车安全状况正在改进,但还有些悬而未决的问题。如上下班高峰时,如果几辆身躯庞大的校车一窝蜂堵在学校门口,原本通畅的交通难免变成“堵”场。“我每天上班从这儿过,就怕赶上孩子们上学。几辆校车一停,半天过不去。”赶着上班的刘女士无奈地对记者说。另有些经济能力较差的学校无力租用符合标准的校车。朝阳区崔各庄乡育慧学校张雪副校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“我们学校整整100个孩子坐校车,车费是每人每学期150元。”租车费是每月1.1万,一个学期总共5.5万,刨掉学生承担的部分,学校每学期倒贴4万。如果不想倒贴,那就只能提高孩子乘车费用,但又会遭到家长反对。可见,中国校车真正“大变身”还有漫长的路要走。

  美国:不能随便超

  一个个四四方方的黄色厢式客车,行驶在美国各大城市的公路上。只要车门一开,就会自动伸出一个写着“stop(停)”的红色牌子,同时从右前方“变”出一条1米多长的栏杆。这就是在美国最具特权的校车。只要它稍一“变形”,后面的车必须停下。如果贸然超车,不仅要被罚款,严重时还会丢了驾照。可以说,校车的“待遇”甚至优于救护车和消防车。

  据统计,在美国,坐校车的安全系数是坐私家车和公交车上学的40倍。联邦政府和各州为校车制定的法律法规,总共竟有500项之多。同时,各州每年都要开会专门就校车进行讨论,每5年开一次全国性会议。法律还规定,小的校车容易受冲撞出事,因此在它的每个座位上都配有三叉安全带;大校车虽比较安全,但也装有防撞安全装置。校车对司机也有严格的要求,孩子上下车司机要核对名字,不得疏漏。

  此外,有的学校甚至给教师增加10%的工资,要求他们放学时送孩子上车。经过长期统计,校车管理部门发现每星期的前三天最容易出事,且绝大多数发生在回家途中,因此可以针对这一时段做“重点突击”。

  泰国:司机多是女性

  为缓解首都曼谷拥堵的交通状况,每学期开学前,市政府都会向家长们发出倡议,尽可能让孩子乘。同时,郑重承诺会保证孩子的安全。由于学校条件不同,校车质量也不同,一般都是可供十几个孩子坐的空调面包车。由于路途遥远,很多孩子一上车就睡觉,此时工作人员必须时刻盯着每个孩子,以免煞车或有意外发生时磕着碰着。

  由于有家长反映,女司机比男司机更细心,因此泰国规定,尽可能让女司机驾车。这样一来,不少原本用私家车接送孩子的家长才放心让他们乘校车。此外,泰国的校车都有安全灯,在交通拥挤的区域会一直闪黄灯,此时其他车大多会自觉的“避让三分”。

  由于泰国校车是根据乘车线路分配的,因此一辆车上可能既有幼儿园的小朋友,也有高中生。此时,老师通常要求大的照顾小的,也为彼此提供一个学习相处的机会。尤其是一些国际学校,学生来自不同国家,校车就像个“小联合国”,混杂着各种各样的语言。▲

   ●本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 何洪泽 ●本报驻日本、泰国特约记者 邓晨 张莉 ●本报记者 刘京京

        选自专题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