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婴儿走进音乐世界

乐清论坛_亲子_听音乐_ 乐清青年2010-07-28 转载自:

  一谈到婴儿是否能够学音乐,妈妈们总是感到很神秘。其实,任何人都是有“音乐细胞”的,只不过是多与少而已。

  阳光育婴亲子早教中心的早教专家孙宁表示,对于0-3岁的小婴儿来说,身体尚没发育完全,学习舞蹈或画画有可能伤及四肢及手指的筋骨。而唯有音乐接触得越早,对婴儿则越有益处。不仅可增进婴儿的乐感,开发婴儿的右脑,还能增强婴儿的想象力、创造力和记忆力哦。

  0—4个月 以聆听为主

  “小婴儿的音乐启蒙从聆听开始。”孙宁表示,音乐启蒙最重要的是让婴儿对声音,特别是美妙的声音感兴趣。

  做法:

  在婴儿出生后,便应该逐渐引导他聆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及音乐,让他慢慢学会分辨和欣赏。如在婴儿床边悬挂能发出清脆悦耳声音的风铃,抱他出门去听自然界的刮风声、雨滴声和流水声,给婴儿听笛子、小提琴、钢琴等不同乐器的声音等。

  收获:婴儿会逐渐对声音敏感起来,从而对优美的音乐产生兴趣。

  提醒:不要让婴儿受到太多嘈杂、高分贝声音的刺激,注意选择舒缓、悠扬的音乐,如经典钢琴曲、民族乐曲等。

  5个月—1岁 玩简单乐器

  等婴儿四五个月有了基本的抓握能力后,可以给他摇铃、拨浪鼓等“乐器”,当他能坐立时,就可以给他开“小型演奏会”了。

  做法:

  给婴儿几样简单好玩的“乐器”,如在气球内装进几粒豆子,就成了一个能发出嘎嘎声响的“乐器”;在几个小碗里倒上水,就成了一个能变幻音高的“乐器组”等。有条件的妈妈还可以给婴儿几样真正的乐器,如定音鼓、三角铁等。

  收获:婴儿亲自动手创作的音乐会让他更开心,并在玩耍中潜移默化地学到节奏、音高、音色的变化。

  提醒:给婴儿准备的“乐器”首先要安全,发出的声音不能太刺耳。妈妈还要注意通过自己的参与来引导婴儿,如和婴儿你一下我一下地敲打,或让婴儿骑在妈妈的腿上,配合节奏让婴儿上下颤动,增强婴儿的节奏感。

  1—2岁 和妈妈一起做游戏

  1岁以上的婴儿可以走路了,也能玩更复杂的音乐小游戏了。

  做法:

  听音乐玩模仿秀。利用这一阶段婴儿喜欢模仿的特性,给婴儿播放有动物声音的音乐,让婴儿随着音乐模仿相应的小动物的叫声或动作。

  玩音乐版的“三个字”。给婴儿听节奏感比较强的拿昆舞曲,并随着音乐的间断让婴儿保持静止不动,等音乐重新响起时再活动,加强婴儿对节奏感的掌握以及反应能力。

  收获:玩音乐游戏可以帮婴儿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容和节奏,培养他对音乐的兴趣。

  提醒:切忌只用语言将音乐的内容描述给婴儿听,忽视让婴儿自己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。

  2—3岁 我会唱歌 我来表演

  2岁多的婴儿走和跑已经不成问题,对事物的理解模仿能力也更强了,这时就可以引导婴儿随着音乐来唱歌和表演了。

  做法:

  教婴儿唱儿歌。妈妈先把简单的儿歌反复唱给婴儿听,并引导他一起唱。婴儿开始可能只会唱最后一个音,慢慢地会唱开头和结尾经常重复的那一句歌词,最后才能把整首歌都学会。唱歌时,妈妈还可以启发婴儿根据歌词自己加上生动的表情和动作进行表演。

  收获:唱歌可以丰富婴儿的表达方式,增强他的音乐感受力,随机表演则可以开启婴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
  提醒:教给婴儿的儿童歌曲要非常简单,每个音都是一拍,变动较少。音域在5个音阶之间,不宜有较大的高低差别。也别要求婴儿吐字清楚,因为婴儿的口腔肌肉还未发育完善,有些音分不清很正常。